夏天的娇阳,火热沸腾,又一个青春涌动激情澎湃的暑期开始了。在鸡西市鸡冠区东风街道的“少儿之家”里,有着这样一群充满激情的老师和孩子,每个假期他们都会在这里相聚,度过一段健康、快乐和充实的时光,这个小小的“爱心”看护班,也让爱一直在延续……
“我能成为这个看护班的班主任,也是一段阴差阳错,也是我教师职业的一种延续。”2005年,宋春荣在鸡冠区新华小学退休,在度过了几年退休生活后,闲不住的她来到鸡冠区东风街道东风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在工作期间,她了解到社区里有很多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他们的生活普遍很困难,而且因为无人照看学业,很多孩子的学习都相对较差,作为一名教师,宋春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办一个看护班帮孩子”的想法在宋春荣的脑海中有初步想法。
这一想法与关工委副主任刘长林一拍即合。刘长林和记者说,当时在社区有一个看护班,只是规模不大,也没有专业的老师教课,于是,在刘长林的“撮合”下,办看护班的想法成为现实。
2013年,宋春荣自费购买学习辅导教材,把家里变成课堂,把放学在街头巷尾乱跑的学生领到家里,义务为他们辅导学业。“当时鸡西的学校每个星期三都是半天班,这一些孩子们大部分没人照看,更没有人去关心他们的学业,于是我说服了这些孩子的家长,在每个周三来到我家,既能帮他们照看孩子,也能进行功课辅导,能够说是一举两得。”宋春荣告诉记者。
“其实刚刚办学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能够坚持这么久,只是觉得作为一个教师,想让处于困难重的孩子们能享受到应有的教育。”宋春荣说“而在与他们相处过程中,有两件事让我落泪,也让我深有感触,更让我下定了坚守下去的决心。”
“那时候学校已经成立,很多爱心人士会来捐赠物品,有一次一所幼儿园捐献了一批服装,其中有一些还是大人的尺码。”宋春荣说到,当时就给大家发放,到最后只剩一条牛仔裤,却还有两个孩子没有发到,两个孩子一人拽着一条裤腿,“没有争吵也没有拉扯,只是默默不做声的拽着。”于是宋春荣就问了两个孩子怎么回事。一个孩子说要给姥爷穿,一个说要给爷爷穿,因为他们平时都靠捡废品赚钱,“从来没穿过牛仔裤,而且知道这裤子耐磨,穿着它会没那么硌膝盖。”听到这里宋春荣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她把两个孩子搂在怀中,“别着急,我肯定让你们都能分到!”
“记得那是11月份,鸡西刚刚下了一场小雪,我就留意了孩子们的穿着,是不是够暖和,这时候我发现一双特别大的老式胶鞋。”鞋子的主人是一名11岁的孩子,这个鞋码远远超出他的鞋码,宋春荣马上找出她孙子的一双“军勾鞋”给孩子换上。而在放学的时候,宋春荣看到这一个孩子又换回胶鞋,于是她便询问了那个孩子为什么又换回去了。“老师,您的那双鞋太干净了,我怕弄脏。”一句话又让宋春荣泪流满面。
与此同时,宋春荣还发现这种家庭贫困不仅让孩子们的生活拮据,在心理上也有着沉重的负担。刚刚开课的时候,孩子们在大家面前读课文时,手抖得拿不住书,声音也是颤抖的。宋春荣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是真的没想到这一些孩子家庭条件居然如此困难,而且对他们的心理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但他们又是那么独立自主、那么质朴纯洁、那么善良,着实给我上了一课,因此我决定一定要好好教他们,让他们用知识的力量走下去。”
经过数年的积累,宋春荣的“星期三学校”远近闻名,孩子们也是慢慢的变多,宋春荣家几十平方米卧室早已满足不了孩子的学习需要。刘长林和记者说,经过社区的协调沟通,学习场所迁到了更为明亮宽敞的社区会议室。与此同时,教室里的设施也慢慢变得齐全,在大家的爱心支撑下,星期三学校更名为中山社区“少儿之家”,利用每周双休日和寒暑假期为困难家庭学生辅导学习。
除了教学器材的丰富,在宋春荣的感召下,众多退休教师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于是小课堂的内容也慢慢变得丰富,也慢慢变得热闹,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刘长林说:“在补习文化课的基础上,我们找到专业的老师开办表演、音乐和手风琴课程,让困难家庭的孩子学到在学校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而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这一些孩子不仅成绩和自信有了明显提高,也将这爱心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一些年级大的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有些还在外地,但是每到假期,他们都会回来看看,帮着我给孩子辅导功课。”宋春荣说,刘雯(化名)就是这里面一个。她现在已经在深圳定居,但每个假期都会回到鸡西帮孩子们补习功课,他和记者说,“我小时候父母就去世,是爷爷奶奶把我拉扯大,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遇见了宋老师,在这里我不仅学会很多知识,更学会做人的道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非常知道这一些孩子的心理,所以我现在也要尽我一份绵薄之力去帮他们走出困难。”
金文婷的父亲曾经是东风街道星期三学校的义务教课老师,受到父亲的影响,她在假期主动找到宋春荣这里,想要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她说:“利用假期时间,我想为社会做贡献、为这一些孩子做点什么,教他们一些关于朗诵和其他一些功课知识。同时也把我父亲和宋老师的爱心接力棒传承下去,让这一些孩子能够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十余年间,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从最初的自卑怯懦变得自信阳光,而在他们的背后,是宋春荣的坚守,“我想只要我身体允许,我一定会从始至终坚持下去。”今年已经75岁的宋春荣,说起她的孩子们,目光依然炯炯有神、言语字字铿锵。(记者 贾博)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支队参加地区“龙威·2024-平安兴安”防汛抗震联合应急演练